作为拥有多年电商控价经验,我深知品牌方在应对淘宝平台上的产品乱价和未授权销售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今日,我将结合实战经验,为合作者与雇主提供一份专业、简洁且清晰的解决方案。
乱价问题根源剖析:
1.经销商窜货:部分经销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跨区销售,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2.代理商低价冲量:代理商为完成销售目标,不惜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影响品牌定价策略。
3.非授权卖家低价引流:未获得授权的卖家利用低价策略吸引流量,损害品牌形象。
4.假货/仿品扰乱市场:假货与仿品泛滥,不仅影响价格体系,还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三大控价核心策略:
1.价格监测体系:
- 利用价格雷达、店侦探、鹰眼智客等工具,设置价格预警线,实时监控价格动态。
- 建立价格波动监控机制,每周生成价格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平台投诉机制:
- 知识产权投诉:依据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对侵权行为进行投诉。
- 假货投诉:提供鉴定报告,对假货进行严厉打击。
- 未授权销售投诉:依据授权体系,对未授权销售行为进行投诉。
3.渠道管理策略:
- 建立经销商白名单,规范经销商行为。
- 签订价格协议,实施保证金制度,确保经销商遵守价格政策。
- 实施窜货溯源系统,追踪窜货源头,严惩违规行为。
- 定期渠道巡查,维护市场秩序。
特别注意事项:
- 在投诉前,务必完成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布局,确保投诉的有效性。
- 保留完整的证据链,包括截图、购买鉴定等,以便在投诉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持。
- 避免过度投诉,以免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 配合线下渠道管理,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作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战建议:
- 先礼后兵:在投诉前,先与违规方进行沟通,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争取和平解决。若沟通无果,再进行投诉。
- 重点打击:优先处理销量大、影响广的违规店铺,以儆效尤。
- 长期坚持:控价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优化策略,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合作者与雇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维护电商市场的健康与秩序。
